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高新> 通知公告
南京市高新区管委会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发布日期:2015-09-28视力保护色: [ ]字号:[ ]
南京高新区管委会2015年部门预算
南京市高新区管委会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单位构成
高新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目前内设:办公室、党群工作局、经济发展局、科技局、人才办公室、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资促进局、规划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社会事业局、环境保护局、审计局、机关直属党委、工会工委、监察室(市监察局派驻机构)。
(二)人员构成情况:
编制情况:现有在编人员 96 人,其中行政编制 46人,事业编制 50人。
实际情况:实有在编人员 87 人,其中:行政编制 48 人,事业编制 39 人,离退休人员 38 人。
二、部门主要职责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承担区域内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部分)、资源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及党建工作职责:
(一)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托管街道(以下统称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综合研究制定各类产业布局调整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处理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按照权限,负责审批(核)园区的内资、外资、民资以及政府投资等项目,全方位推进和服务项目建设。
(三)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引智工作;负责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各类产权交易;负责园区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管理工作;依法处理园区涉外事务;按有关规定审核、申报园区人员出国(境)事项。
(四)负责园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依法接受委托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和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
(五)研究制定园区各类融资扶持服务政策;负责财政预决算、国库收支和财政监督、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协助税收征管工作。
(六)研究提出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并按程序报批;按权限发放“一书两证”;负责园区城市管理及综合执法工作。
(七)负责承担园区内工业及科技研发用地招拍挂前期工作;负责园区征地方案的组件前期工作;协助完成园区内项目用地的征拆、安置等事务性工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协助做好园区内耕地保护工作。
(八)按有关规定和授权负责园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九)负责园区部分社会管理有关方面工作。
(十)协调和监督市有关部门在园区派出机构的工作。
(十一)制定园区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并检查执行;负责园区有关党建工作、精神文明、纪检、监察、统战和群团工作;负责园区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的管理工作。
(十二)负责所托管街道的经济管理、城市管理、资源管理、社会管理(部分)和党建工作、干部人事管理等工作。
(十三)承办市委、市政府和浦口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2015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全面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做好2015年工各项工作,对于高新区抢抓江北新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奋力开创“三次创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结构趋于优化的新常态过程中,更加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培育增长新动力,有利于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但对我们的创新能力、承载能力带来现实考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特别是资源管控力度加大,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倒逼机制,但对我们应变能力、驾驭能力带来重大挑战;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式获批,以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为目标,有利于吸纳更多创新资源,集聚发展优势,但也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江北新区正积极谋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建设即将启动,有利于我们快速展示转型发展的新形象,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创新发展短板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指导江苏工作时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提出了五个“迈上新台阶”的具体要求。省委常委、市委黄莉新书记调研高新区工作时明确要求,南京高新区要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和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我们深刻认识到,围绕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新区要牢牢把握机遇,积极适应转型发展新常态,着力转型提升,着力创新创优,以深化改革推进江北新区大业的良好开局,以强化创新加速高新区的崛起,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征途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今年高新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市委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适应转型发展新常态,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实施创新驱动为战略,以坚持市场化运行为取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构建创新生态为支撑,以集聚创业创新国际化人才为根本,创新引领、先行先试,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南京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和江北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结合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今年高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289.1亿元,可比价增长11%。
——服务业增加值124.7亿元,可比价增长1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4亿元,同口径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7亿元,同比增长11%。
——软件产业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23%。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以上;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1012件。
此外,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也同步制定了工作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标杆示范
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着眼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着眼于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奋力加快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在三个方面做好示范。一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示范。重点在新型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及运营机制上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团队参与孵化器建设管理。突出科技人才经费投入绩效,明确科技人才经费的重点投向。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咨询等服务,集聚一批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和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打造创新广场,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在政策措施创新上做示范。主动承接中关村向全国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广的各项政策,促进政策在高新区率先落地。争取省市授权在高新区内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工作,设立软件产品和软件企业“双软”认定分中心,根据授权开展认定服务。组建科创集团,以科技金融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国资主导的创投机构“尽职免责”投资制度,构建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对区内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设立小微企业融资业务风险补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对区内企业投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强化科技信贷支持,建立以“普惠贷”小额贷款为主的创新“微众银行体系”,鼓励区内中小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激发金融扶持活力。三是在人才引进培养创新上做示范。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人才,注重人才专业、研究方向、创新创业项目与高新区主导产业的关联度与契合度,真正形成引领高新区发展的人才优势。注重人才落地,及时兑现人才政策,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落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四位一体的孵化方式,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促成从学者型人才到企业家的转变;充实创业导师队伍,细化创业指导服务,增强创业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注重对各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和培养。
(二)统筹推进深化改革,提升园区发展活力
深入贯彻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确保重点改革任务逐一落地、见到实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新区精简高效的体制优势,深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高标准推进各项自选动作,强化工作效能提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一是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抢抓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机遇,以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为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通有利于创新要素快速集聚的通道。深入推进高新区托管盘城街道,试点在盘城街道取消经济指标考核,坚持开发导向,加强与行政区联动,加快完善一套“服务于开发、适应于托管”的新机制,集中精力谋划园区发展,在浦口板块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确保完成市下达改革任务,6月底前完成区属国有资本退出设计、施工等八大领域。积极推进城镇低效土地利用再开发试点工作,大力挖掘低效土地的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二是深入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项目评选,促进部门、街道、直属和驻区单位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优化完善部门、直属单位的述职考评工作,将述职考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与选人用人挂钩,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步推进部门、单位的科室述职工作,形成压力传导机制,形成同级竞争促发展的工作新格局。把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建设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及时掌握工作的动态进展、措施办法和成绩经验,反馈工作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以转型升级为路径,注重产业引导,围绕产业定位优选项目资源,强化主导产业的支撑力。推动软件和电子信息加快向研发设计等高端转型,推动卫星应用和生物医药形成更强的产业磁场效应,集聚更多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一是强化主导产业链招商。坚定不移地把软件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卫星应用等三大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发展,坚持“移大树、育小苗”双轮驱动,将产业上下游进行科学串联,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年引进总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6个。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8%。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加快中丹合作—南京高新生态生命科学园、南京软件园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及达标改造建设、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产能提升等4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加快推进明发通达信息港、微创医疗、北斗产业园二期等41个产业类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39亿元。三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按照不符合主导产业工业项目退出、主导产业集中集聚的要求,围绕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与产业空间布局,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换芯”工程,运用搬迁、置换、回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园区土地资源,按照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要求,聚焦发展主导产业。将金视显、欧都工贸等16家企业列入2015年园区转型升级及搬迁转移工作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确定企业规划用途、开发强度和开发模式,与企业展开实质性协商和谈判工作;积极推进锦湖轮胎高新工厂的搬迁工作,签定搬迁补偿协议,确保企业按协议确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搬迁工作;每季度就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题推进,力争园区企业搬迁转移工作有明显进展。
(四)集聚创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全力打造以创新平台及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形成。一是高标准建设创新载体。以南京软件园、生物医药谷、紫金特区三大平台为核心载体,加快推进南京软件园孵化器、生物医药谷研发楼、加速器、中试基地、东大科技园装修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新增孵化器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家。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水平,整合北斗地基增强平台、北斗位置服务平台、北斗产品检测认证平台资源,加快建设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综合性公共技术平台;启动建设南京软件园云服务平台、软件产品综合测试服务和专项测试平台;以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搬迁为契机,推进平台运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尤其是要在专业技术平台上覆盖药物活性筛选、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剂学研究等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新药研发全过程的研发产业链。二是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全年引进“市321人才”60人以上,培养科技创业家4人,集聚“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引进“高创计划”60人以上,高端人才团队1个。三是加强协同创新。继续深化与北大、东大、南理工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已筹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进行绩效分析,侧重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与国内大学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产业带动效应。
(五)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以提升园区总体功能品质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公共服务,加快展现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江北新区门户形象。一是大力推进老城改造。根据高新区项目建设需求,围绕产业发展项目、老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等4个板块制定拆迁计划,重点实施盘城安置房四期及盘城中学扩建等6个项目,积极推进2015年“再干200天”考核项目,涉拆居民约1856户,工企28家,面积约38.6万平米。2015年新建及续建保障房13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保障房21万平方米。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汤盘公路、万家坝西延、永新路西延工程等与园区外围路网连接的道路实施,以及高新路北延和南延、沿山大道(浦泗路至东大路段)、星火南路北延、宁淮高速下穿工程等园区内部路网“三线五点”的贯通;全面完成产业区四期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区四期的2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面完成道路、自来水、供电、天然气、蒸汽、通讯、雨污水以及场平建设;围绕地铁站点周边布局建设城市配套,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期及区内环行巴士建设,实现园区区域交通系统与地铁等过江通道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进建成区道路出新改造,改造建设一批商业、餐饮、娱乐设施;根据园区内商品房、保障房分布情况,科学规划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三是落实城市管理制度。制订全区城市管理专业规划,完善对户外广告、夜景照明、早餐夜市、公厕、垃圾中转站及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的专项要求,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约束功能。组建高新区城市管理中心,深入开展数字城管试点工作,数字化城管平台将在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台将整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管理与数字城管电子视频监控系统,规建、城管、环保、公安、安监等部门共享监控信息,实施联动管理。狠抓网格化管理,把管理目标细化到每条道路,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制定周巡查、周小结、月讲评、季兑现制度。完成园区导视系统建设任务和重点区域夜景亮化;加强环境卫生考核力度,努力提高环卫保洁水平,主要道路机扫率达80%以上;积极配合和组织城市治理标准化工作,努力提高市政绿化管养水平,推进高新区管养市场化工作;建成区内新增违建“零增长”。进一步加强市容管理和执法管理,完善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提升高新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更强的意识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扎实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一是抓住深化作风建设这条主线,时刻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继续扎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及建章立制,把好的作风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深化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抓好“两个责任”落实这个根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树立干部清正廉洁形象。三是抓住从严管理干部这个核心,坚持“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同时用“好干部”标准把好选人用人关,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监督、考核、评价和问责。
四、2015年预算收支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公共财政拨款收入预算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294万元
(二)本年度公共财政拨款支出预算
2015年预算总支出329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985万元,项目支出1309万元。
(三)部门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1)收入预算说明
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资金3294万元
(2)支出预算说明
按功能类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00万元。
(四)项目支出说明
全年项目支出1309万元,项目明细如下:
“321人才”评审费及工作专项400万元, 知识产权专项资金705万元, 宣传工作专项100万元,统计信息事务专项20万元,党群组织工作专项64万元,园区创新工作专项经费20万元。
(五)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15年由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简称“三公”经费)预算总额42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1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15万元,公务接待费30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除少数部门外,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由财政统一扎口管理,年初不下达各部门,在年度执行中,将根据实际审批情况据实安排。
 
 
附件
1、2015年高新区部门财政预算收支表
2、2015年高新区部门“三公”经费支出表
 
 
附件.rar

(请使用鼠标右键“目标另存为”下载)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